努爾基奇的新秀賽季數據分析或許能成為楊瀚森的NBA生存指南
我在昨天寫約基奇選秀故事查資料時突然發現,約老師的競爭對手努爾基奇在新秀賽季和目前楊瀚森的經歷非常相似,首先兩人體型接近,努爾基奇參加選秀時也是首輪第16順位被選中,當時掘金隊內中鋒很多(莫茲戈夫、麥基、JJ漢克森),趕上賽季中途換帥(主教練布萊恩肖因為戰績不佳被解雇,助理教練亨特頂替到賽季結束),努爾基奇在新秀賽季開賽前幾場也表現不佳,接著被DNP,賽季過了四分之一后,掘金決定擺爛,莫茲戈夫、麥基被交易然后努爾基奇開始獲得大量練級機會。

最終努爾基奇在新秀賽季交出的數據表現是場均出場17.8分鐘得到6.9分、6.2籃板、1.1次蓋帽、1.4次失誤、3.3次犯規數據,我覺得努爾基奇的新秀賽季數據對小楊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所以今天的球星上上測就為大家帶來努爾基奇在新秀賽季的數據分析。
努爾基奇作為國際球員未參加2014年的新秀聯合試訓,不過根據當時的球探報告顯示,他在2014年時的身體數據為身高2.11米,臂展約2米18,體重127公斤(2025年最新官網體重131公斤,全聯盟第一)。
而小楊的體測數據為:裸足身高2米16,臂展2米20,體重114.5公斤(2025年最新官網體重 122.4公斤,全聯盟第8),應該說小楊的身體靜態天賦要比當年的努爾基奇好一點點。

接著我還是用二人選秀前的評分做個對比,我以NBA DARFT網站球探報告為例.


努爾基奇綜合評分92分,選秀模板佩科維奇、帕楚里亞,都是非常典型的歐式中鋒,小楊綜合評分90分,努爾基奇在Athleticism(運動能力)Strength(力量)Quickness(速度)Jump Shot(跳投)Potential(潛力)方面都領先小楊一分,而在Size(尺寸)Defense(防守) Leadership(領導力)Rebounding(籃板)Post Skills(低位技術)方面和小楊平分,而小楊在NBA Ready(NBA準備)方面領先努爾基奇2分,Intangibles(無形資產)領先1分。
我們現在以上帝視角來看,小楊的籃板和防守評分明顯被高估了,以他目前的籃板表現被評6分都不為過,而在NBA Ready(NBA準備)方面也被高估了,他英語進步幅度不大,對NBA節奏不適應,體能儲備不足等都是沒做好NBA準備的表現,所以除了Intangibles(無形資產,巨大的中國市場帶來經濟效益)他確實領先外,其他方面全面落后。

最近許多攻擊小楊的球迷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王治郅、姚明、易建聯都是在CBA得到冠軍完成統治后才去的NBA,而小楊在CBA都不算出類拔萃,這點我得多說兩句,NBA相中的年輕球員有很大一部分是看中潛力,努爾基奇在選秀前的NBA Ready評分之所以低是因為他在亞得里亞海聯賽中表現也比較一般,歐洲籃球水平最高的肯定是歐冠聯賽,而亞得里亞海聯賽是由私企舉辦的,包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北馬其頓、黑山、斯洛文尼亞、保加利亞、捷克等東歐國家的幾支俱樂部參加,參賽球隊水平參差不齊,努爾基奇參加NBA選秀前,在克羅地亞扎達爾俱樂部場均出場16分鐘得到11.6分5.6籃板,扎達爾俱樂部在該賽季16支球隊中排名第13,努爾基奇也沒有完成統治地位,但這并不妨礙NBA球隊看好他。

我們再回看當初他的選秀報告
優勢:作為中鋒,擁有驚人的平衡性和移動能力,擁有NBA級別的低位強攻,腳步靈活,擋拆配合非常有效,手感柔和,轉身后左右手都能勾手投籃(左手的使用水平還有待提高),罰球穩定,因為能有效地制造身體對抗,因此罰球對他來說是一項不錯的得分武器,他在籃下充滿活力和激情,籃板能力出色,防守端擁有巨大潛力,橫向移動速度快,手速快,他對比賽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本能,球隊的許多進攻回合也都由他發起。
弱點:彈跳能力一般,爆發力也不強,身體對抗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在攻防兩端面對臂展更長的對手時可能會比較吃力,盡管他在防守端展現出了潛力,但最大缺點之一是容易犯規,這主要是由于缺乏紀律性、防守基本功、防守站位判斷、防守態度等因素,再加上他的脾氣以及由此引發的與裁判爭論,使得他的場均上場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人們對他的場上場下成熟度和行為舉止存在一些擔憂,他的比賽風格基本上是憑本能發揮,他應該加強對比賽的理解,減少失誤、犯規和強行出手。

通過球探報告可以看出,努爾基奇在新秀期展現出的潛力就是低位殺器,球商高,籃板能力強,但彈跳能力和爆發力不足,同時防守存在短板,他在進入NBA后就需要重點解決這些問題。
接著我們就看他在新秀賽季的具體數據表現。
首先是速度方面,他在新秀賽季的配速為每小時移動距離6630米,這個速度在當時算慢的,同隊的莫茲戈夫每小時移動距離7032米,JJ漢克森6743米,洛文吉6743米,只有麥基的6324米比他慢,而現在楊瀚森是6887米。
當時掘金隊也是打快節奏,屬于丹佛田徑隊后期,他們每48分鐘的攻防回合數96.1回合在全聯盟排名第4,不過當時還是小球元年,目前NBA經過10年發展,本賽季開拓者每48分鐘的攻防回合數已增長到104.8回合,排名全聯盟第3,所以小楊面對的體能考驗比當年的努爾基奇還要大。

努爾基奇在NBA的開局階段也極不適應,在前21場比賽中,他僅出戰8場,場均出場8分鐘得到3.4分2.9籃板1.6次失誤2.4次犯規的低效數據,還有13場比賽未出場,其效率和小楊沒有什么差別,不過從2015年1月開始,掘金因為戰績不佳開始擺爛,他的出場時間開始增加到場均20分鐘,這說明掘金隊開始讓他練級了,所以今年11月、12月份開拓者的比賽戰績對小楊影響很大,如果1月初開拓者戰績依然排在西部前列,那小楊可能就很難獲得上場機會,而一旦開拓者戰績不佳,羅威、格蘭特這些老將被交易走,那小楊就將迎來寶貴的上場機會。

因為NBA的擋拆和掩護助攻數據是從2015-16賽季開始統計,所以我無法查到努爾基奇新秀賽季在該方面的數據,但這兩項是噸位中鋒最有戰術價值的數據之一,在擋拆后接球進攻方面,目前開拓者隊無人進入聯盟前50,在掩護助攻方面,克林根以11次在全聯盟排名第33,小楊4次,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他經常在籃下幫隊友擋住防守人讓隊友上空籃。

籃板是噸位中鋒的看家立命本領,如果這要是做不好,那真別談在NBA立足了,努爾基奇新秀賽季場均拿下6.3個籃板,其中前場板場均2個,后場板是必做功課,前場板是加分項,前場板的戰略意義極大,而努爾基奇新秀賽季在772次機會籃板中搶到382個,機會籃板搶下率53%。
小楊的籃板現在是被大家批評最多的點,5場比賽只拿到4個籃板,這個和出場時間短有關系,但真正暴露籃板能力不足的是機會籃板獲得率,截止到11月3日,他總計獲得11次籃板機會,但只拿下4個,機會籃板搶下率只有36.4%,同隊克林根在104次籃板機會中搶下60個,機會籃板搶下率58%,可以看出小楊在籃板方面的表現實在是太差了。
此外噸位中鋒在籃板保護方面作用還有像海王亞當斯那樣擋人幫威少搶,努爾基奇對這個也非常擅長,NBA的box OUT(擋人幫隊友搶籃板)技術統計在2017年才開始有,而該賽季努爾基奇就以681次排名全聯盟第8,場均8.6次,聯盟第1是亞當斯的872次,目前小楊5場比賽完成2次。

防守方面,選秀報告評價努爾基奇有防守短板,他在新秀賽季交出的防守表現為對手場均在其面前出手8.5次命中3.9球,命中率達到45.9%,平均降低對手命中率1.3個百分點,屬于合格防守,不過咱們還是得說一個大背景,當時屬于魔球三分元年,努爾基奇的蹲坑防守壓力并不太大,他的主要防守任務都集中在內線,對手8.5次出手中內線出手7.7次,三分外線出手僅0.8次,當然后來摧枯拉朽的魔球風潮席卷而來。
而小楊在五場比賽中總計防對手出手22次,對手在他防守下命中14球,命中率達到63.6%,對手在他防守下命中率平均提高15.6個百分點,這已經不能用紙糊防守來形容了,可以說他甚至成了對手的瞄準鏡,跟當年努爾基奇可是有著巨大差距。

而在防守習慣方面,努爾基奇在新秀賽季也交了一大筆學費,他場均出場17.8分鐘時間就得到3.3次犯規,換算成每36分鐘犯規數6.8次排名全聯盟第1,犯規問題成為影響他獲得更多出場時間的攔路虎,后來他開始調整,犯規問題逐漸控制,在開拓者時期他場均出場27分鐘也才有3.4次犯規,這種成長和進步就是小楊應該注意和學習的點。

最終努爾基奇憑借后半賽程的發揮在當年最佳新秀評選中獲得第六名,入選最佳新秀陣容二陣,當年最佳新秀是維金斯,所以小楊千萬要沉住氣,不要灰心,既然差距都在這擺著呢,就加倍努力去彌補去追趕去提高,防守和籃板可能需要比賽逐步提高,那體能和英語這塊必須得抓點緊了,球迷對他的批評其實都是希望他能變得更好,希望賽季結束,小楊能有一個大進化。
下一篇: 返回列表